首页

傲柔天下

时间:2025-05-29 12:00:13 作者:“2025海外华媒看广东高质量发展”活动启动 浏览量:66410

  中新网北京3月14日电 以“学习两会精神,推动高质量发展”为主题的2024年第一期工商联大讲堂近日在北京举行。6位专家学者、民营企业家受邀对2024年全国两会精神进行解读。

  当前,中国经济正展现出回升向好的趋势,但同时也面临着不稳定、不确定的风险。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指出,预期管理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,当前需要从传统的“收益预期”转变为“风险预期”。在宏观不确定性条件下,风险最小化已成为企业和个人决策的主要目标。防范风险、化解风险成为改善预期的核心。

 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、北京零点有数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岳认为,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力,能够带动相关技术和整个产业体系发生重大变化,它的推进需要政策的大力支持和产业结构的优化。

  他还强调了优化产业营商环境的重要性,认为政府应提供精准的产业支持服务,避免“一企一策”的个体化做法,实施“一地一策”或“一业一策”策略,以实现产业的整体提升和公平竞争。

 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,京东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指出,后疫情时代,全球经济变化为中国新型消费的崛起提供了独特机遇。中国新型消费的发展不仅关乎国内市场,也与全球经济的互动紧密相关。随着数字化、绿色化、国产化大趋势推进,我国新型消费模式正在形成,并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。

  他认为,提振消费的核心在于提升居民收入和财富效应,激发消费潜力。政府应加强财政资源统筹,特别是在教育、医疗、养老等方面对低收入人群进行补贴,以增强其消费信心。同时,应积极推动国货品牌发展,以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、高性价比产品的需求。

 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、北京大学产业与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王曙光认为,新质生产力的提出释放出重大信号,体现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和动能、产业形态以及国家治理模式的转变。培育新质生产力,宗旨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、地方活力和要素活力,核心是构建弹性体制。

  他指出,新质生产力是由新技术驱动的新型生产力形态,不仅意味着技术的新颖,更标志着中国经济从原始积累阶段向新的发展阶段转变。他还提出了七个方面的体制创新建议,并强调要激发所有市场主体、地方政府和生产要素的活力,推动土地、劳动力、资本、技术、数据等要素市场化,建立统一大市场,深化户籍制度改革,优化营商环境,加强区域一体化建设。

  此次会议由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、全国工商联机关党委联合举办,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进行。(完) 【编辑:邵婉云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第28届全国高校毕业生秋季就业双选会在深圳举办

中国工商银行(亚洲)证券业务部分析员叶泽恒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美联储超过四年以来首次减息,而且减幅达50个基点,令市场憧憬美国经济可以软着陆,刺激资金流入全球股市,港股亦能受惠。

时习之丨坚持筑牢国家网络安全屏障 习近平引领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

北京9月17日电 据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社交平台官方账号17日消息,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李熹海军大校当天就美P-8A反潜巡逻机过航台湾海峡发表谈话。

“从钱凯到上海”的繁荣路

2023年,面对科创企业在成长阶段的融资需求,招行创新推出拳头产品“科创贷”。相较传统银行审批视角,该产品更加关注企业的科创属性、成长潜力,借助数字化技术,基于企业的征信、税务等数据,依托“资质分+风险分”双模型及专属风险策略,满足科技企业在3000万元以内的高效融资需求。

粤桂琼联动应对台风“摩羯” 徐闻转移民众85000多人

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。新征程上,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,坚持正本清源、守正创新,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上新的台阶。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,坚持党的领导,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,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。要着力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,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,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、引导、组织工作机制,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,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、信息化转型。要始终坚持文化建设着眼于人、落脚于人,涵养全民族昂扬奋发的精神气质。要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,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,健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制机制,加快完善法规制度体系。要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,推进国际传播格局重构,创新开展网络外宣,构建多渠道、立体式对外传播格局。

内蒙古八旬退伍兵义务看护烈士陵园13年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